民生大于天,民心重于山。一座幸福之城,須有鮮明的民生底色。
“十三五”以來,蓬江區各級黨委政府及各部門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帶著真誠、質樸的民生情懷,傾聽百姓訴求,精準制定措施,用心、用情、用力辦好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民生實事,在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展現了新的更大作為。
△蓬江區濱江新城天沙河景觀示范段漂亮夜色。
新建、改(擴)建學校21所,新增義務教育階段學位超1萬個、學前教育公辦學位超3000個;成功創建國家級健康促進區,形成三級聯動醫聯體模式,社區衛生服務覆蓋率達100%;空氣質量創“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一大批老舊小區、農貿市場、公園完成升級改造;高標準建設10條鄉村振興示范村(居);打造了園山湖、啟明里、人才島潮頭中央公園、江門河北岸碧道、五洞牛肉村等一批網紅打卡點;基本建成區、鎮(街)、村(社區)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體系……
從幼有所教到老有所養,從基本保障到公共服務,從城市提質到鄉村振興,一個個民生工程,一項項惠民舉措,集納成厚厚的“民生成績單”,記錄了百姓不斷提升的獲得感,見證著人民持續上漲的幸福指數,托舉起蓬江人民穩穩的幸福;數不清的暖心變化,讓蓬江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底氣越來越足,也讓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越來越亮。
△一個個民生工程推進,一項項惠民舉措落實,蓬江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底氣越來越足。圖為濱江新區。
教育擴容提質
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校
一座城市、一個區域的發展,離不開好的教育資源。作為江門主城區,蓬江教育一直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但近年來隨著城市發展、常住人口的增加,學位緊張的矛盾越來越凸顯。因此,蓬江區急人民所急,鉚足勁頭推進學校建設,提升教育質量。
2016年,農林雙朗小學迎來第一批學生;2018年,紫茶中學、豐泰小學等招生開學;2020年3月,范羅岡小學濱江校區二期動工;同年9月,廣東實驗中學附屬江門學校建成啟用;11月,濱江學校和范羅岡小學華盛校區通過備案,計劃今年6月前動工;12月21日,位于濱江新區的蓬江20號地塊摘牌,競得者將代建一所新中學;12月初,蓬江機關幼兒園分園正式確定落戶濱江新區;此外,還有紫茶小學群福校區、江華小學群華校區、江門外國語實驗學校等在加快建設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一所所新學校在蓬江大地拔地而起,一個個都是大手筆投入、高標準建設。圖書館、多功能報告廳、室內體育館等功能廳,計算機教室、心理咨詢室、科學實驗室及音樂、舞蹈、美術等專業教室幾乎一應俱全。
除新建學校外,蓬江區還對江門市實驗中學、棠下中學、江門九中人才島寄宿校區、杜阮鎮龍榜小學、蓬江區特殊學校等進行改建擴建,提升教育軟硬件設施,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
△圖為紫茶中學。
除了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外,蓬江區還大力促進教育擴容提質,以滿足市民對優質教育的期待。2018年年底,蓬江區在全市率先啟動集團化辦學,組建6個教育集團。集團學校間設備共用、課程共享、活動共創、項目共建、智慧共享,讓優質教育資源倍增,讓更多學生公平享受到優質教育,把教育民生實事辦到了老百姓心坎上。根據規劃,到2024年12月,蓬江將新增小學學位15690個,初中學位8660個,高中學位4680個,這一連串的數據說明,蓬江區不僅注重教育資源規?;季?,也高度重視通過優秀師資和先進教學理念,加快提升教育質量。
一系列的有力舉措讓人看到了區委、區政府發展教育的決心,增強了對蓬江發展的信心。市民陳先生是去年剛從湖南長沙引進的人才,其近期在濱江新區買了房安了家,“來之前,我對比了周邊幾個市,最終選中濱江新區,主要還是考慮到孩子入學,周邊優質教育資源比較多,發展前景比較好?!彼f。
提升醫療健康服務和養老服務水平
讓群眾就醫方便老有頤養
“看病10分鐘,搭車1小時?!边@是不少鎮村患者到上級醫院就診時遇到的問題。但自近兩年江門市人民醫院與鎮(街)級醫院簽訂緊密型醫聯體合作協議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醫院變“強壯”,群眾看病不用“折騰”?!艾F在好了,在家門口就能做康復檢查,不用再輾轉到市區治療,也減輕了家人照顧我的負擔?!背边B街道78歲的陳伯說道。
醫聯體工作是關系到基層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有助于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水平,較大程度上緩解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難題。目前,蓬江區組建起了以江門市人民醫院為主體,杜阮鎮衛生院、棠下鎮衛生院、荷塘鎮衛生院、潮連醫院以及下轄村衛生站為成員單位的城市醫聯體,逐步構建起新型城鄉一體化醫療服務體系;結合早前市第二人民醫院與市中心醫院組建緊密型醫聯體,江門市人民醫院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醫聯體合作,目前全區已形成強而有力的三級聯動醫聯體模式。
醫聯體的延伸、深化,讓基層老百姓更公平地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同時,針對老城區老齡人口較多的現狀,蓬江區不遺余力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十三五”期間,蓬江區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同比增長41.67%,老年服務體系逐步完善。
△近年來,蓬江區積極探索養老事業發展新模式,通過引入社會資本,讓長者享受到更貼心、更完善的養老服務。
“益食堂”是蓬江區的助老特色品牌,主要服務周邊1.5公里半徑的政府供養對象、普通困難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目前,蓬江區“益食堂”特色品牌助餐服務實現鎮(街)層面全覆蓋,有力解決政府扶持對象和剛需長者的吃飯問題。
為解決養老服務供需不平衡的問題,蓬江區積極探索養老事業發展新模式,引入社會資本,進行適老化改造建設和服務運營。
2020年11月,蓬江區幸福四季家園養老中心——公建民營項目正式投入運營,僅兩周時間就有約20名長者預約入住。該項目除提供養老床位外,還兼顧延伸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功能,助推全區養老服務向標準化、規范化發展。此外,市第二人民醫院、在建的銀葵醫院等,都著力強化醫養結合,呵護最美的“夕陽紅”。
鐵腕治污護生態
建設人民生活美好環境
“一躺下就鼻塞,根本就睡不著?!奔易∨罱瓍^金匯城市廣場的張大爺曾因天氣變化經常感到不適。但自去年起,蓬江區采取最嚴格的措施、最嚴厲的手段,推進鐵腕治污后,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空氣中顆粒物少了,空氣質量改善了,群眾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升?!艾F在我每天都去公園遛彎、游泳、跑步,多年的鼻炎老毛病也好多了?!睆埓鬆敻吲d地說。
“十三五”期間,天藍了,水也清了,這是很多蓬江區居民的直觀感受。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百姓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民生大事。近年來,蓬江區生態環境有了轉折性改善,尤其是2020年,在多部門的聯動治理下,全區全面落實藍天保衛戰百日沖刺行動,創造出蓬江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改善16.7%的良好成績,達到五年來最好水平。
管治結合?!笆濉逼陂g,蓬江以最大力度、最嚴措施、最快速度,開展全時段執法,排查出“散亂污”企業174家,依法依規對其進行關停取締,確保違法排污企業無所遁形。
天藍了,水也清了,這是很多蓬江區居民的直觀感受。近年來,盡管面臨著重重困難,但蓬江區在水環境治理“攻堅戰”中的表現依然出色。
2019年6月底至2020年7月,蓬江區攜手北控水務公司,在市有關部門指導下,以“EPC+O”模式,強力推進黑臭水體治理(一期)工程項目。政企雙方克服工作任務重、歷史欠賬多、投資強度大、時間要求緊等諸多困難,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果,連續兩年通過“國考”,并打造了天沙河景觀示范段。目前,蓬江區已實現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面消除,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97.5%,全區348個自然村實現污水設施全覆蓋。同時,蓬江區圍繞“水”做文章,打造了江門河北岸碧道、人才島碧道、西江碧道等項目,呈現出越來越多水清、岸美的怡人風光,讓老百姓日間夜間都有更多休閑好去處。
“有什么比給大家一個健康環境更加重要???”家住五福街的王先生說,“天沙河在不斷變美。作為市民,我也要養成好習慣,從我做起,杜絕并監督偷排污水、亂扔垃圾等行為,一起愛護、維護我們的家園”。
賦能文商旅
為群眾提供高質量精神食糧
在蓬江區,你時常能看到這樣一幅文商旅高度融合發展的城市新圖景:園山湖公園的網紅噴泉騰空而起,江門體育中心各類文體旅活動輪番上演,啟明里、南芬里街區內多家商鋪門前客人絡繹不絕……
蓬江區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賦能文商旅,通過以文促旅、以旅興商、以商助文,推動文、商、旅三大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資源滲透增值。
“十三五”期間,蓬江區先后建成投入運營了廣東珠西國際會展中心、江門體育中心,全省首個“中國排球協會排球訓練基地”在此掛牌,12場國際國內大型體育賽事和75場大型展會在此舉辦;啟明里、南芬里歷史文化街區經過改造,成為獨具地標性特色的夜間經濟集聚區,人人爭相打卡。
串聯龍舟山、公坑寺、良溪古村、陳垣故居、濱江大道沿江休閑觀光帶等景點,以及廣東珠西國際會展中心、江門電商(數字)產業園、“江門·僑鎮”文旅項目等載體,蓬江區加快整合資源,推出“兩天一夜”游特色文旅線路,打造精品文旅品牌,進一步提升全區文旅產業發展。
除了提供優質的文旅產品,蓬江還注重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近年來,蓬江區積極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省級試點建設,區、鎮(街)、村(社區)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體系基本建成,實現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先后獲得中國舞蹈家協會頒發的“戴愛蓮舞蹈傳承基地”“廣東省群眾文藝作品(舞蹈)創排基地”,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江門體育中心投入運營后,已舉辦了多場國際國內大型體育賽事。
推動鄉村振興
帶領農民富起來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事關廣大農民的根本福祉。2019年以來,蓬江區直面短板欠賬,奮起直追,加快推動鄉村振興工作,以建設示范村為突破口,聚焦“三清三拆三整治”,著力推動提升人居環境,先后完成10個示范村(居)建設。沉寂數年的良溪古村煥發新顏,再度成為焦點;人才島上的盧灣村,改造提質后成為綠島水鄉;處于鬧市中的長喬村,探尋了獨具特色的工業生態融合路;位于荷塘的高村村,突出水鄉文化,成為網紅打卡點……示范村的建設,帶動了全區鄉村振興工作提升,在廣東省2019年度推進鄉村振興實績考核中,蓬江獲評“優秀”等次,并成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
產業興旺,讓農民富起來,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在棠下鎮五洞村牛肉街,每到飯點,各個牛肉餐館的停車場內停滿了來自佛山、中山等地的小汽車,店內客人絡繹不絕。近年來,在美食的帶動下,五洞村從基礎設施建設薄弱、青年人口流失、產業單一、經濟發展較慢的小村變為人氣旺、產業豐富、村集體收入可觀的活力新村,并成為蓬江區展現農村新形象、激發農民新希望的名片。除五洞牛肉產業外,蓬江區還大力推行“一村一品”,杜阮羊肉街、良溪文化旅游等特色產業也正在加快發展壯大。
△圖為良溪村。
經濟高質量發展
夯實民生保障基礎
修公路、建學校、促醫療、保就業、興文化、治環境……這些老百姓關心的民生賬,背后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資金從哪里來,只能從發展中來,這就要求必須通過加快高質量發展奠定投資基礎。
“十三五”期間,蓬江區全力搶抓機遇,加快推動中心城區產城融合示范區建設,以“1+3”產業平臺為重要抓手,重點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擴大有效投資。江門人才島被納入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科創引擎的作用和人才集聚的效應初步顯現,濱江新區總部經濟項目、“十路一湖”等項目建設提速,蓬江產業園升級為省級產業轉移園并完成擴園工作,文商旅產業平臺產城互動發展效應顯現。工業集聚發展取得新突破,先進制造業、健康食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產業和摩托車及零配件等傳統優勢產業加快集聚,累計產值超2500億元。生產性服務業蓬勃發展,有效投資持續擴大。尤其是2020年,全區上下齊心協力戰疫情、保生產,全面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推動主要經濟指標實現了恢復性增長。
蓬江區展現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蓬勃生機,為保障民生投入、做好民生建設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接下來,蓬江區將在新發展階段中,繼續堅定不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補齊民生短板,進一步提升民生服務水平,辦好民生實事,增進民生福祉,促進社會公平,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
文/張茂盛 羅霈 圖/周華東 郭永樂 羅霈(除署名外)
(責任編輯:葉雋毅 二審:陳淑婷 三審:鐘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