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日報訊 (記者/嚴建廣 通訊員/城管宣) “高位部署,大力推進”“精準治理,提升效能”“全域治理,統籌發力”“生態凈水,堤岸修復”……記者昨日從市城管局獲悉,近日,廣東衛視經濟科教頻道《創新廣東》欄目以《江門市城市黑臭水體整治見成效》為題,介紹了我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工作成效和經驗做法。
據了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黑臭水體整治工作,主要領導多次現場調研督導,市政府專門成立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將整治工作列入“政府重點工作清單”,納入三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環境責任制考核,嚴格落實“一名責任領導、一個工作團隊、一個工作方案、一張倒排工期清單、一張掛戰圖、一抓到底”機制,扎實推進整治工作,確保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體。
近年來,我市制定了《江門市區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工作方案》,以及工業、農業、垃圾、生活污水4個專項整治方案,全面排查每條水體沿岸區域企業、住宅、餐飲場所、養殖場,對各類污染源開展精準治理。全面評估河道底泥淤積情況,科學開展清淤工程。累計整改“散亂污”工業企業4094家,關閉、搬遷養殖場880個,改造問題排口226個,清疏河道81公里。我市還出臺了《江門市排水管理辦法》,嚴格落實排水排污許可制度。城市管理、生態環境、水利等多部門聯動,建設環保智慧監管平臺、排水信息化監管平臺,加強工業排水戶工業廢水排放監控和市政排水設施實時監測,著力防范相關水體污染反彈。
此外,我市在黑臭水體整治中開展“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全流域綜合治理,對各水體進行全方位溯源排查,委托第三方技術服務單位全面分析污染成因、特點,因地制宜制定整治路徑、方法,有效解決水體發黑發臭問題。我市實施堤岸修復、生態凈水、活水循環工程,選種適宜本土生長的水生植物,新建多功能凈化漂浮濕地、河濱水生植物綠化帶,建立“排澇泵站+河道單向循環”常態化水循環機制,打造“一河兩岸”植綠花紅新景觀。
如今,曾經黑臭不斷的12條水體涅槃重生,水清波碧、魚翔淺底,成為居民休閑娛樂“打卡”點。
市城管部門表示,接下來,我市將繼續嚴查違法排放生活污水、亂堆垃圾等行為,并結合城管進社區進村居行動,引導群眾積極監督共同治理,全力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讓城市水環境得到徹底改善,人民群眾共享秀水長清。
責任編輯:蔡少穎 二審:寧園 三審:陳淑婷